• 湖北大学官网
  • |
  • 加入收藏
  • 主动公开
    刘建平校长在湖北大学第八届教代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9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近两年的工作回顾

    20193月底,学校召开八届一次教代会。近两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学科建设年”“大学治理能力提升年”主题,聚焦聚力“双一流”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克难奋进,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扎实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一)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细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建“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协同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五个思政”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对标争先”工作,电子科学系教工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商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意识形态巡察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妥善处置了个别教师错误言论网络舆情事件。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纠治“四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流本科建设持续发力,17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考查。获批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金课”。入选4项教育部新工科教育与实践研究项目,11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项。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获批2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篇专业学位论文获评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优秀学位论文,6篇研究生专业学位原创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2020年本科招生录取5005人,研究生招生首次突破3000人,均创历史新高。入围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榜单”全国百强,位列第89名。

    (三)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健全一流学科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一流建设学科新模式和“五位一体”推进新方式、绩效导向新路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成立4个新工科学院、2个文科学院和1个师范学院。顺利通过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新增工程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材料科学、化学学科持续进位,ESI整体位次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高水平学科数持续增加,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入选软科2020世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化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入选2021U.S.News世界最佳学科。15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居全国高校第94位,湖北高校第7位,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6.8%。新招博士后科研人员27人。高水平人才引育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级人才4人次,其中获批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青年教师奖1人。新增省级人才47人,为省属高校之首。严格教师政治标准和准入制度,实施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签订“遵守十项准则承诺书”。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提质增效。

    新增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应用数学中心等2个国家级平台,填补了我校高水平科学中心的空白。新增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平台,实现省级引智基地零的突破。获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4项、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2项,创历史新高。加强驻外研发机构建设,成立湖北大学珠海研究院、扬州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9年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2683万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有所下滑,仍然获得15694.9万元。2020年新增纵向项目2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4项。一批学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SCI论文数达1014篇,其中高水平论文(SCIⅠ区)122篇。近两年获省科技奖励12项、国际标准1项、专利授权694件。学报哲社版获评“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助力湖北疫后重振,举办“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2020高校成果云推介湖大专场活动,转化金额达到1.22亿元。

    (六)开放办学活力增强。

    完成校友会总会换届工作,成立第五届校友会理事会。2020年教育基金会捐赠签约进账9550万元,实际到账2650万元,获批2019年度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3912.6万元。连续获评全省第七批、第八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单位。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学合建的孔子学院揭牌,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高校和机构签署各类协议51个,4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和2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获批立项。

    (七)办学保障不断加强。

    2020年决算收入12.19亿元,较年初预算增加0.86亿元。资产经营、后勤、国有资产管理等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工程”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校园雨污分流改造和道路刷黑(一期)等重大民生工程,校园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完成各类工程和干部离任审计22项,审计资金18534.93万元。启动机构调整和干部换届,激发了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依法治校水平持续提升,获评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连续8年获评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智慧校园”建设、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稳步有序推进。田子渝教授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完成“两代会”换届工作,组织评选了第十届“双十佳”,赵红梅副教授荣获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和“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八)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

    面对疫情重大考验,学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湖北省、武汉市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战“疫”防线。广大党员干部下沉防控一线,创造性开展志愿服务和卡点值守工作,专家学者积极参加“战疫建言”,学校承办了武汉最大的“湖大康复驿站”,为1076名康复患者提供优质贴心服务,助力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面对疫情冲击,部署开展在线教学,引导师生不停教、不停学,尽力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和学生学业的影响。复工复学以后,实施精准防控、常态化防控,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国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学校抗疫工作,多名师生获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经费投入与学科建设经费需求、教职工收入增长的愿望等存在矛盾。二是学科建设存在短板,无高峰学科,A类学科的突破较难,“双一流”建设面临瓶颈。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缺乏“杰青”、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四是学科建设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五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校园空间不够,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师生的幸福感不高,严重影响学校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六是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风险意识不强,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不够,学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漏洞,风险隐患不少。七是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努力加以改进,才能不负师生员工的期待。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新号角,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全面提质创新的新发展阶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三个转向”特征,即由大众化阶段转入普及化阶段,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由推动内涵式发展转向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如火如荼。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工作要求,在高等教育转向塑型的进程中寻新机、谋新篇、开新局,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类型、层次、学科和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高质量大学城”“完善省部共建、省市共建机制,分类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支持省属高校实现一流学科重点突破,形成与我省高质量发展有效匹配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2020年,省委书记应勇两次来校调研和指导工作,希望湖北大学不仅要当湖北地方高校的“排头兵”,更要做发展的“领头羊”,表示省委省政府将支持湖北大学加快发展,要求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助力创新强省建设。这既是省委对学校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和干劲。

    2021年是湖北大学建校90周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评审结果将相继公布。2021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也将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决定着学校的竞争力和地位。对于湖北大学这样一所“双非”地方高校而言,留给我们“突围”发展的窗口期很短。在全国高校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态势下,机遇稍纵即逝。而错过了这一轮,学校可能永远定格在“离双一流最近的时候”,从此与“双一流”国家队无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唯有锚定目标,抢抓机遇,背水一战,拼尽全力,才能实现几代湖大师生争一流的愿景,才能不辜负省委、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对我们的期待。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败。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问题。目标清晰明确,方能步伐行稳致远。走过90年光辉历程的湖北大学,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今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问题。我们要树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发展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四五”时期,要围绕一流学科、综合实力双突破的发展目标,扎实行动,努力拼搏,增强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自豪感。另一方面,要着眼于行动,坚持战略、战术与执行相结合,解决“怎样办好大学”问题。正确的战略确定以后,战术选择和组织执行力就是决定因素。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和远景目标规划,在“怎么干”的问题上多思考、投入,引领带动全校师生形成认真谋事、专心干事、努力成事的良好氛围。在战术执行上,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牵引,拉动学校内涵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要加强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一流学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提升执行力和战斗力,全力推进贯彻战略目标和战术安排。

    三、2021年的工作安排

    2021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建校90周年献礼。

    (一)强化管党治党,提升学校党建质量。

    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细则》,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压实政治责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化”要求,把《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落实落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五个思政”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加强阵地管理,做好网络安全和舆情信息研判与处置工作。持续开展对标争先工作,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三年行动’”,聚力打造“沙湖清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品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加强战略谋划,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是学校下个五年发展的重要指针和行动指南。要围绕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建设主要成绩、准确分析下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对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学校“十四五”总规划和八个专项规划,形成定位清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要围绕“十四五”规划,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经济社会需求和学校工作实际,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制定实施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要加强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形成作战图,确保规划科学有序推进。争取一年干成几件事,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通过连续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学校面貌、学科建设的根本性改变。各学院、直属单位也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制定本单位“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事业改革和发展谋划蓝图,引领师生员工共同奋斗。

    (三)以学科为牵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打造学科特色是凸显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坚持“固本培新”的理念,巩固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扶持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融合学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梯次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要结合制定“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找准学科特色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要大力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继续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参评工作,全力做好博士点和硕士点申报工作,力争学科评估和新增博硕士点新的突破。

    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牵引力”作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联动发展。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本科教育3.0,持续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金专、金课、高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建设,梳理贯通楚才教育、通识教育。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评价监督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更加主动融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大项目、大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机构及职能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湖北战略需求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围绕湖北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共建产业研究院。

    (四)坚持人才强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开创学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引、育并举,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强校内人才培育,力争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适时召开学校人才工作大会,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全面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聘用引进、考核评价、薪酬待遇、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人才政策的引才、用才、留才作用。

    (五)推进依法治校,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与重要衡量标准。要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法治工作,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湖北大学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清单》中相关制度“废改立”工作,落实落细教育评价改革举措。利用修订完善《湖北大学章程》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机制。结合机构调整工作,梳理完善校内各单位职能职责,明确工作范畴及边界。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师生法治教育,增强法纪观念、风险意识和制度意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用制度管人管事,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动全校上下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做学校利益的维护者,让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严谨、更加规范。

    (六)围绕服务师生,强化保障能力建设。

    要以庆祝建校90周年为契机,以创建更加宜教、宜学、宜居的美丽生态校园为目标,结合编制“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分阶段启动武昌主校区校园布局优化工程和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一批校园环境修缮项目,重点抓好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大楼建设,道路刷黑(二期)工程,学生宿舍与教学办公场所的维修改造,校园绿化、美化、环卫及景观园林建设等工作,为校园基础条件改善注入新活力,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崭新的校园风貌迎接90周年校庆。同时,积极争取实现办学空间的实质性拓展和突破,对接落实好全省规划建设大学城有关部署安排。

    要加强经费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筹资和开源力度,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支持,扩大捐赠、继续教育、资产经营和项目性收入,提高学校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盘活办学资源,以管理出效益。构建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校内资源,使有限资源为学生服务,优先满足教学需要,避免社会培训和考试占用教学资源。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应急处突整体合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让师者乐教、让学生乐学。统筹抓好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加强附属学校建设,把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打造成湖大特色名片,建设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师生员工骄傲的名校。

    各位代表,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省委主要领导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广大师生和校友对我们充满期待。建设令广大师生员工骄傲和自豪的湖大,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这一代“湖大人”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早日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