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大学官网
  • |
  • 加入收藏
  • 主动公开
    刘建平同志在湖北大学第八届教代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湖北大学发展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激发办学活力,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推动学校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圆满完成了八届三次教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支撑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和“首要议题”制度,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宣讲230余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质量评价等的重要指标,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加强巡视整改成果运用,56个面上问题完成整改销号54个,整改销号率96.43%。全面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部署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2个党支部入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省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面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全年提任中层领导干部24人次,调整79人次。全面强化正风肃纪。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精准规范监督执纪,持续传导压实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推动“清廉湖大”建设走深走实,一体化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学校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形成了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干事氛围与文化。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育人作用。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标准化建设,强化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深入落实“一线工作法”,学校入选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大力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向纵深发展,研究生赴藏支教团获评“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二)坚持加强统筹谋划和战略部署,有力保障重点任务落实见效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全年组织召开3次党委全委会、39次党委常委会、41次校长办公会等重要决策会议,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加大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议事项和校外来文办理等的跟踪督办,推进学校重大决策事项落实落地。组织召开开学初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科技创新大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师范教育改革发展专题会议和定期重点工作推进会等重要会议,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成果检验,有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和任务落地见效。

    (三)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发展破局提速

    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形成了加快发展、尤其是实现重点突破的广泛共识。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确定中国史和生物学2个学科为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完善以学科为龙头的资源配置机制,实施学科建设特区制度,推动学科“大协同”发展。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校ESI前1%学科总数达到4个。加快推动微电子、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学院实体化运行。成立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食品安全研究院,拓展新工科领域。制定实施“师范教育振兴计划(2022-2026)”,以固本培新理念探索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四)坚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总数达33个。2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建设试点名单。新获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文化遗产、密码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完成3个师范类专业和4个工科专业的认证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获湖北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4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国家第一批研究生教育智慧教育平台,5个科技小院入选首批国家支持建设行列。加大专业硕士培养力度,创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录取本科新生5588人,生源质量、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显著提升。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8539人,较上年增长23%,在校研究生规模突破10000人。2022届学生就业率较上年有显著提高,留鄂就业学生超过60%,为全省高校最高。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生在第八届“互联网+”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500余项。招收和培养来自5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461人,国际教育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五)坚持以人才工作为抓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与活力

    人才制度更加适应新发展要求。出台《湖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出台《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在年度考核中同步开展师德师风考核,引导教师严守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争做“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大先生”。创设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选聘江畅、彭富春等2位教授为学校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启动首批“沙湖学者”计划遴选,创新学院院长选聘机制,首次实行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型单列评审,强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营造了张弛有度、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引育更加适应高质量需要。新增国家级人才3人,其中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人,获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席学者项目2人,新增省市级人才49人,继续保持省内高校领先地位。一批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荣娟)、湖北十佳师德标兵(何玉池)、楚天园丁奖(陈守文)、荆楚好老师(郭劲松)、全省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谢雅和)等荣誉称号。

    (六)坚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全年科研总经费近2.5亿元,较往年有显著增长,其中理工科横向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到账经费达1.14亿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27项,稳居湖北高校前列。获批国家自科基金56项,重回省属高校首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其中牵头1项),连续三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成果荣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6个项目获2022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14项成果获武汉市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成果获2020-2021年度湖北省发展研究奖和优秀调研成果奖。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科研顶尖期刊Nature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实现我校在CNS国际三大顶尖学术期刊发文“全覆盖”。

    成功获得国家军工二级保密资格,承接重大军品生产和国防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平稳推进国重实验室优化重组,牵头成立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获批实验动物许可。“双十行动”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潜江、宜都、麻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珠海研究院都有重大项目落地进账,“星月‘胶’辉——用于集成电路的三防胶产品”等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别获得百万元创业资助。

    (七)坚持优化内部治理,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完成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等换届调整工作,进一步发挥咨询、协商、审议和监督等作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构架不断完善。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新一轮高等学校章程修订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湖北大学章程》修订工作,《湖北大学章程修正案》经学校教代会执委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校党委常委会审定后,已呈报省教育厅审核。持续推进权力下放、资源下沉,充分激发院系办学活力。进一步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推进学生校务助理工作,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坚持依法治校,切实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推动法治校园建设。

    (八)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高效能管理服务保障

    管理服务完善升级。建成智慧图书馆、掌上校史馆,获批“湖北省示范数字档案馆”。学校教育基金会获评全省“5A”级社会组织,获批2021年捐赠配比资金5220万元。审计工作依法依规高质量推进,获评“湖北省内部审计高质量建设试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不断理顺,房产管理和调配持续规范,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进一步扩大。后勤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实施,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完成校企改革22家,完成率95.65%。

    育人环境持续优化。继续实施主校区校园改造工程,通行条件改善、空间布局优化。阳逻校区完成新建2栋学生公寓,新修运动场投入使用,完成教室、图书馆改造和道路刷黑,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定期开展全校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大排查,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精准高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成多轮次师生疫苗接种、疫情排查、扩面核酸等重大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底线,确保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条件保障和民生工作明显改善。制定实施教职工收入分配改革办法,兑现考评绩效奖,人均调增500元/月。1096名退休“老人”正式纳入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行。工会会员结婚、生育、生病住院、患重大疾病及直系亲属去世等慰问标准进一步提高。与武大中南医院签订专科联盟技术合作协议,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完成普通周转房续租及退租工作,为280名“新职工”发放住房货币化补贴。实现琴园小区办证工作历史性突破,完成部分住户不动产权证办理。

    在肯定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建设现代化强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必须清醒看到湖北先行区建设对高等教育强省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必须清醒看到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率先突破带来的新形势新期待;也必须清醒看到学校的发展仍面临爬坡之艰和闯关之难。比如,我们的办学基础和条件与“双一流”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基础硬件条件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匹配,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少数干部担当精神不够、服务意识不强、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我们绝不能坐等靠要,更不能怨天尤人,要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团结奋斗,坚持以服务求支持,靠作为赢地位,在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使命中,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

    二、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开创新局面、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做好学校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在国家加快经济复苏振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以及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推动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迎来更加重要的政策窗口和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为湖北先行区建设区和高等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着力高标准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一是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进一步聚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解放思想、系统谋划,围绕“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找路径、找状态、找目标、找差距,加快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揭榜学科三年行动计划,采用超常规方式和集成化方法,优化政策与资源的供给机制,推动学科特区政策落实,深化以项目库为依托的建设机制,内联外引、协同发力,加大对揭榜学科领军人才引育、重大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扶持等的支持,精准滴灌、赋能增效,提升揭榜学科核心竞争力。

    二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长江经济带、湖北先行区、武汉都市圈等布局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始终坚持固本培新振兴师范教育,开辟学科建设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在基础学科、新型学科、交叉学科方面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学科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五个思政”建设,持续深化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涵养济世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多方协同的育人机制,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力度,持续推进“金专”“金课”和教材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有效融合,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变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三是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全力做好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争取博士点有较大突破。深入推进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机制,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不断加大专业硕士培养力度,通过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集中清退超期硕士生、博士生,树立鲜明的质量导向。强化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是做好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稳步扩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创新国际学生招生工作方式,提升国际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的主动谋划和推进落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开展常态化的就业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强化就业技能、拓展就业岗位。积极推动“四新”建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三)着力高站位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一是加快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深入推进揭榜学科特区人事制度改革,落实特区自主引智权、收入分配权、职称评定权,将人才潜能转化为发展势能,为一流学科建设集聚急需人才。坚持高端引领,尽快实现战略科学家零的突破;坚持全球视野,依托国家和湖北省重点引才计划等,精准有效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优秀青年人才。

    二是着力构建沙湖学者人才体系。统筹好国家、省校各类人才计划,统筹好人才引进与培养、拔尖人才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沙湖学者”计划引领效应,注重发现和培养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人才。

    三是不断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贴心留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来。

    (四)着力高水平推进有组织的科研

    一是进一步提升自然科学创新服务能力。完善重点项目库,力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基金项目、国防项目取得多点突破。加强统筹组织,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奖突破。持续推动国重实验室优化重组。积极参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实验室集群及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推动合成生物学绿色制造等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平台)落地。加速食品安全研究院实体化运行,论证建设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研究中心、智能传感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激励标志性成果产出。开展科研减负增能“三融三促”专项行动,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二是进一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持续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提升计划。积极推进以中国史学科为中心,谋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拓展高质量社会服务,申报高层次项目成果,助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扎实做好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争取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琴园学术沙龙、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万里茶道”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开展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和阐释工作。

    三是进一步开展更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双十行动”计划,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完善职称评审、职级晋升和分类培养等政策支持体系,激发科技成果培育转化动能,引导更多教师走出校园,在社会服务中担当更大作为。更加聚焦长江经济带、湖北先行区、武汉都市圈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关键现实问题,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努力提供更高水平的智力、智库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五)着力高效能推进学校内部治理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修订完善人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快形成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围绕一流学科突破、基础文理学科强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师范教育振兴加强项目库建设,以项目库为依托优化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围绕学科进位提质,强化实施目标责任制,完善目标管理,加快实现学科建设补短板、强弱项。

    二是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配套改革。进一步优化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激发院系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改革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开展战略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是优化学术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探索建立负责任的同行评议机制,更好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方面的作用。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教育,坚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是构建师生共同缔造机制。进一步强化师生参与、共同缔造的内部治理机制,拓宽师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和方式,营造共同参与、友好协商、合力推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六)着力高品质推进校园建设与民生保障

    一是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坚持以师生为本,推动构建更加专业化、高品质、高效能的支撑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图书馆、智慧实验室、智慧安防、智慧房产、智慧教室、智慧后勤、智慧党建、智慧学工等,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校园重点项目。重点推进阳逻校区三期、四期项目征地工作,加快产教融合中心大楼项目进度。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大楼规划验收,继续推进校本部学生公寓项目施工建设,加速推进标准化学生食堂建设。实施校本部校园改造三期工程,打造精致灵动校园,提升校园品位。

    三是重点抓好重点民生实事。启动学科性学院核心竞争力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稳步推进学校“中人”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落实教职工民生保障。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三、全面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始终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坚强领导更加全面地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二)树牢湖大发展共同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体教职员工要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牢固树立湖大共同体意识,不做互相磨洗的鹅卵石,当做互相照耀的天上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广大师生履好职、尽好责,真正把“你和我”变成“我们”,汇聚实现率先突破的澎湃合力,共同缔造湖大美好的未来。

    (三)发扬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当前学校工作中的许多难题,既有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没有斗争精神、缺乏斗争本领,就很难把工作往前推进。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创新,敢于打破思想上的“误区”、开拓观念上的“盲区”、探索体制上的“难区”、突围机制上的“禁区”,争做改革攻坚的先行者、大胆创新的探索者、率先发展的带头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赢得斗争。

    (四)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湖北大学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的双突破,必须围绕目标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增强“有解思维”,有“讲认真”的精神和“有韧劲”的行动,想透、说清、干实,事不避难、敢拼敢抢、一抓到底,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将发展蓝图变为发展现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胸怀实现率先突破的雄心、壮志和蓝图,凝聚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事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开放、更有吸引力、更多美誉度的湖北大学而不懈奋斗,在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荆楚篇章中,贡献更多的湖大担当和作为!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