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我校继续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美育人”,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以及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数量、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不断规范艺术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建设了一支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本年度艺术学院开设艺术教育类通识教育课程近二十门次,反响良好,学生教学质量评价等次均在良好以上。
课程名称 |
授课教师 |
学时 |
学分 |
开课班次 |
开课学院 |
湖北地方戏曲初体验 |
周丽玲 |
32 |
2 |
1 |
艺术学院 |
集邮基础知识 |
许良发 |
32 |
2 |
2 |
艺术学院 |
音乐鉴赏(公选) |
周丽玲 |
32 |
2 |
1 |
艺术学院 |
戏曲鉴赏 |
周丽玲 |
32 |
2 |
1 |
艺术学院 |
民间收藏与鉴赏 |
许良发 |
32 |
2 |
2 |
艺术学院 |
艺术理论与美术史基础 |
王微曦 |
32 |
2 |
1 |
艺术学院 |
中外歌剧经典赏析 |
胡波 |
32 |
2 |
4 |
艺术学院 |
大学音乐 |
胡波 |
32 |
2 |
2 |
艺术学院 |
中外建筑鉴赏 |
罗祖文 |
32 |
2 |
3 |
艺术学院 |
二、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效果良好
在传统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基础上,学校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MOOC和SPOC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培育一批质量好、水平高、影响大的在线开放课程。历史一年多的打磨,2018年两门艺术类在线课程“写意人物画”、“西方美术史十六讲”陆续上线,与此同时“社会历史变迁视角下的西方艺术发展史”、“世界文化遗产魅影——石头建筑景观保护与设计”、“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西方美术史十六讲之二”获批立项2018年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相信假以时日,必定涌现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类在线课程。
三、课外艺术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学校十分注重课外艺术教育氛围的营造,课外艺术教育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学校本年度艺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走进湖北大学专题讲座场面火爆,“梨园戏曲古风协会”社团在全省62所高校358个社团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高校最具活力学生社团优秀奖。学校加大投入建成了湖北大学美术馆,除了常规在校师生展览,还引进了多次专业展览活动,如“艺术进校园·湖北水彩画作品展”、“尽精微:精微素描全国巡展▪湖北大学站”、“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作品交流展”,中国画进校园——“生命的颂歌” 董继宁中国画作品展这些展览规格高,艺术性强,在师生中反响强烈。
四、专业艺术教育形成良好氛围
目前我校专业艺术教育氛围好,发展形势喜人,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干劲足,学生参展参赛热情高。李碧红老师申报的《数字创意手绘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立项资助,并按计划顺利完成;周丽玲教授主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楚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我校顺利举行;田志梅老师申报的“设计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展览比赛,捷报频传。我校余日季教授指导的学生团队《雷电防御知识VR交互式展示与体验》设计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创意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张欣怡同学的设计作品荣获2018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以及第十二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优秀奖,同时该生作品《BFJ混合水果饮料包装设计》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张春海同学作品《渔歌》获第14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金奖;宋德志的中国画《祥云图》从全国4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获2018年度“许钦松创作奖”全国铜奖;谭崇正教、卢野同学作品参加德国柏林的市政大厅举办的“境 · 象 · 韵——中欧友谊中青年画家作品展”。
为了巩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艺术教育管理力度,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增加资金投入,开辟艺术教育的渠道,使艺术教育在我校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